索 引 号: | 013101089/2025-47561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组配分类: | 矛盾纠纷调解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高淳区司法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11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高淳区“四道加法”加出人民调解新格局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调解;网格;人民调解;矛盾纠纷;矛盾纠纷调解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高淳区“四道加法”加出人民调解新格局
近年来,高淳区司法局不断延伸人民调解触角,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着力构建“社区+网格调解”“乡贤+亲缘调解”“园区+产业调解”“专业+特色调解”的“人民调解+”新格局,推动调解工作向纠纷源头延伸,助力基层善治。
一是“社区+网格调解”,织密群防群治经纬线。引入网格员力量,壮大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通过群众“报”、网格员“调”、社区“统”、职能部门“办”,实现小矛盾一“格”处理、大纠纷全“网”联动,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开展“人民调解进网格”活动,运用“精微网格+滚动排查”,对各镇(街道)重点矛盾纠纷、疑难杂症进行点对点落实,指导网格内矛盾纠纷化解;强化网格调解员首道“过滤网”功能,依托基层司法所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定期召开网格调解员工作会,共享情报信息、交流调解经验。
二是“乡贤+地缘调解”,融通乡情乡理同心结。深入挖掘新乡贤资源,不断吸纳道德模范、优秀企业家、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等充实新乡贤人才库,组建县、镇、村三级调解员队伍432人,实现不同的矛盾纠纷分类分级调解。注重发挥“五老”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其他社会力量在调解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新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吸纳其加入多元化社区调解队伍,让其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压得住茬、拍得了板、做得了主”。探索挖掘一批“小而精、专而细”本土品牌调解工作室,如“大明调解室”“先进调解室”,均被评为“南京市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
三是“园区+产业调解”,锚定链上解纷关键环。将“矛盾不出企”工作向支柱产业、产业集聚地延伸,在古柏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挂牌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园区涉企纠纷进行繁简分流,坚持“及时受理、快调快结”,最大限度减少化解涉企纠纷的时间成本。立足园区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整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通过“调解+普法宣传”“调解+法律援助”“调解+公证服务”“调解+律师服务”等方式,满足民营企业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需求,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专业+特色调解”,磨亮定分止争匠心刃。全区共设立5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涵盖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传统领域,针对电子商务(漆桥双游村)、水产养殖(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茶叶产销(青山茶厂)等高淳特色产业领域,分别成立农业电商调解工作室、水产养殖人民调解委员会青松调解工作室、淳茗和韵调解工作室,不断充实新兴产业矛盾纠纷化解力量,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与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建立“校地法治共建实践基地”,在学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人民调解工作室,源头高效化解涉校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