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101089/2019-91693 | 主题分类: | 旅游、文化、广播、新闻出版 |
组配分类: | 公共文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高淳区文化和旅游局 | 生成日期: | 2019-10-17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高淳博物馆两件文物亮相“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新石器时代;藏品;纹线;遗址;纹饰;参展单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高淳博物馆两件文物亮相“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
9月26日,“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参展单位包括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镇江博物馆、高淳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南京石头城考古队八家单位。展览共分四大主题单元,从“文明源”“都会盛”“佛道兴”“风物雅”四个方面展示南京城市文化,配合序厅、尾厅的“形胜地”“南京人”两部分,立足“整体观、全球观、未来观”。
高淳博物馆此次有2件藏品参展,一件是四足双层陶釜形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固城朝墩头遗址出土。釜形器设计精巧,线条流畅。造型分上下两层,中间镂空,下层用来放碳,暂时保存火种,上层放水,保证陶器不被烧坏。这件藏品在新石器时代非常罕见;另一件是彩陶豆,新石器时代晚期,薛城遗址出土。陶豆纹饰精美,外壁网纹线条规律地变化,古拙中成就了人类早期的彩色描绘。这些佐证了在新时期时代晚期南京最早原始先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制陶技术,体现了当时先民们高超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
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文物藏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和文明的更迭。“源·流”展讲述文物背后南京城和人不断探索发展的故事,以物证史,以物言史,细致描摹南京悠久的人文画卷,鲜活展现奋斗博爱、多元并包的城市气质,“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