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慢城 > 人文特色
衍圣公委员兴建漆桥阙里分祠
来源: 发布日期: 2017-09-22 09:33 浏览次数:加载中...... 字体:[ ]

《孔氏宗谱》之宗祠图

 

清康熙六年(1667),山东衍圣公派人到高淳漆桥建阙里分祠。

高淳有邢、孔、赵、李四大姓。漆桥是孔姓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据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全镇2.8万人,孔姓占了七分之二,有8000多人,号称“世界第二大孔子后裔聚居地”。孔子54世孙孔文昱为漆桥孔姓始迁祖,据孔文昱之兄上元(今属南京)县尹孔文昇自序世家,其12世祖孔桧于后唐同光中(923~926),自阙里避乱至浙江平阳。传至11世孔潼孙,于南宋德祐二年(1276)任建康路教授,并于溧阳娶妻,携诸子“就外氏以居”,遂定居溧阳。孔潼孙有文昇、文昪、文得、文昱4子,其中孔文昱自溧阳徙居高淳(时属溧水县)。孔文昱为乡试解元,曾任浙西廉访使。这一支孔姓遂在高淳繁衍生息,不断壮大。至本年,山东衍圣公委员来高淳境东30里的漆桥建造宗祠,设立奉祀,春秋祭享。雍正元年(1723),清廷追封孔子以上五代为王,漆桥孔祠除孔子外遂增祀孔子五代王、伯鱼、子思。雍正十一年,衍圣公咨部,世袭奉祀生员6名。雍正十二年,奉命立圣裔户免襍徭碑于县署之前。漆桥孔祠又称至圣孔子庙,位于镇中部,占地6210平方米,跨漆桥街分南北两部分。宗祠大门朝东,门楣上方挂红底金字“至圣家庙”横匾。大门内为二门,开3个门洞,门头浮雕下镌刻“世袭重熙”4字。门内为大成殿,供奉孔子、伯鱼、子思牌位。殿高12米,四根朱漆殿柱直径达1米,南北山墙为朱漆板壁。殿内以0.75米见方的青砖铺地,天井以青石铺砌。殿左为崇圣殿,供奉孔子五代王,右为崇礼堂,系执行宗法族规之处。大成殿后为戏楼,砖木结构,彩绘禽兽花木作为装饰,楼台下分布4个柏树石墩,整个广场可容纳四五千人。楼两边为南厅、北厅,楼后为祖先堂。堂左为挂孔子画像的宝盈(也是绅缙、老人议事和休息之所)、厨房、宿舍,堂右为神龛、浴池、老灶。南厅、北厅和祖先堂都装有祖宗台龛,龛内板壁上是按世代排列的手书祖宗姓名。祖先堂后为院子,院子一侧为节孝祠。整个孔祠有房72间,民国33年(1944)遭兵燹后仅剩8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漆桥小学,现在小学已经搬迁。

分享到
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