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跳八恺,又名跳八怪,是国内稀有的一种古老傩舞表现形式,体现了高淳古老的文明和历史。自明代以来,一直流传于古柏镇永城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12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南京市非遗项目名录。
古柏跳八恺起源于战国时期执掌赵国农事的马服君,为纪念八恺对农业贡献突出,以舞蹈和武术为一体的形式结合编排出跳八恺,因八恺形象奇特,又名跳八怪。
据《史记》载:皇帝之孙高阳氏生有八子,个个忠厚贤明,世称八恺(即八个有才德的人。)他们受到舜帝重用,执掌天下农事,管理的井然有序。因八恺对农业管理功绩卓著,马氏祖先追慕其功,便编排出跳八恺的舞蹈形式。
古柏跳八恺的故事体现了民众希望吏治清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是古柏街道永城村马氏族人的传统表演项目。古柏跳八恺表演人员众多,最多时表演队伍有100余人。
古柏跳八恺的表演形式是舞蹈和武术的艺术结合。表演服饰华丽,动作粗犷、豪放而不失曼妙,锣鼓声随着表演情节的变化,或快或慢,或铿锵或细腻,或急促或迟缓,具有浓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