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听取广大网民对我区固城街道便民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区街道在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使用情况的在线问卷调查活动,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问卷总共设置了10个题目,其中单选题8道,多选题1道,开放式填空题1道。旨在调查我街道居民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使用情况,同时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14日,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结束,期间共收到有效问卷40份。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男性”受访者为13名,占比32%,“女性”受访者为27名,占比68%。在受访者年龄分布上,“18-40岁”的年龄段的受访者占绝大部分,总计36名,占比90%,剩余有“41-59 岁”的受访者2名,占比5%,“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受访者各1名,占比共计5%。从事职业占比最多的为“企、事业单位人员”15名,占比37.5%,其次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2名,占比30%,第三为“其他职业”10名,占比25%,其余受访者有“个体工商户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与“在校学生”各1名,占比共计7.5%。在电动车的每周使用次数调查中,“几乎每天使用”的受访者占比最多,有16名,占比40%,其次是“每周使用1~3次”,共15名,占比37.5%,“每周使用4~6次”的5名,占比为12.5%,“几乎不用”的4名,占比10%。在每周使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次数上,占比最多的受访者为“每周使用1~3次”,有24名,占比为60%,“每周使用4~6次”和“几乎不用”的受访者各有6名,分别占比15%,共计占比30%,余下“几乎每天使用”的受访者4名,占比10%。在充电时段的选择上,选择“晚上时段(18点至次日6点)”充电的受访者居多,有25名,占比62.5%,其次为“早上时段(6点-10点)”,有8名,占比20%,余下为“下午时段(14点-18点)”4名,占比10%,“中午时段(10点-14点)”3名,占比7.5%。在价格预期方面,受访者能接受每度电的范围,选择最多的是“0.5元以下每度电”,有25人,占比62.5%,选择第二多的是“0.5-1元每度电”,有14人,占比35%,余下“1-2元每度电”的受访者1人,占比2.5%,无人选择“2元以上每度电”选项。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增设意向上,85%的受访者(34名)都选择了“小区内部”,75%的受访者(30名)选择了“社会公共活动场所(广场、学校等)”,57%的受访者(23名)选择了“附近菜市场、超市、商业街旁边”,25%的受访者(10名)选择了“工业园区内”,5%的受访者(2名)选择了“其他”。在街道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满意度调研上,25名受访者选择了“满意”,占比62.5%,7名受访者选择了“比较满意”,占比17.5%,6名受访者认为“一般”,占比15%,还有2名受访者选择“不满意”,占比5%。最后我们收到充电桩相关改进建议共计12条,其中“增加充电桩数量”“增设遮雨棚”“维护检修”的需求出现次数较多,余下还有“消防安全期望升级”“车辆分类管理“存在遮阳需求”等意见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受访者中,比例上以中青年在职女性居多,过半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电动车超3次,说明我街道居民对于电动自行车用于通勤的需求较高。使用充电桩的频率相较于使用电动车的频率较低,并且使用场景绝大部分多集中在夜间的同时,大多数居民期望充电价格能尽量优惠,集中保持在1元以下每度电,说明居民更倾向于非工作时间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充电服务。根据充电桩增设意向结果,我街道绝大多数居民充电桩增设需求都集中在生活区域,如小区内部和菜市场周边区域,说明充电桩覆盖密度在此类区域仍有优化提升空间。就现状满意度调研显示,居民整体的满意度较高,但依然存在维护和供给等问题,并导致存在个别不满意的情况。
下一步,我街道将根据广大居民朋友们的意见建议,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充电桩服务的相关优化工作。第一,扩大实施覆盖面。在小区和社会公共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走访,对现有充电桩进行具体摸排后,根据实际情况,为急需充电桩的居民生活活动场所进行增设或扩容,以便解决居民充电困难。第二,优化现有设施细节。为有条件有需求的充电桩加装遮雨棚,对于有消防隐患的充电场所升级消防设备或配备消防器械,并在之后的增设充电桩工作时提前加装遮雨棚并尽量选址阴凉处,满足避雨遮阳需求。第三,完善运营维护制度。在充电桩收费上明确收费标准,遵循峰谷电价以便优惠广大居民,并进行价格公示。同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安全巡查,遵循谁使用谁受益原则,推行多元化管理,引导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构建充电桩共治共享格局,杜绝弃管乱象,设立公众热线以便群众对发现的充电桩相关问题进行反馈。也欢迎广大朋友对我街道公共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保证我街道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居民公共服务,确保服务方式内容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并助力民生工作往更高水平迈进。
相关链接:固城街道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使用情况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