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拾艺非遗寻迹高淳” 高淳老街开放式非遗传承矩阵实践项目成功入选 “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优秀案例”,成为全省 18 个示范项目之一,标志着我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高淳老街作为江苏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一座活态的非遗宝库。景区集中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22项、市级16项、区级116项,涵盖传统技艺、民俗表演、民间文学等多个领域。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高淳非遗展示馆和老街街区各传承人工作室,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示。
在位于高淳老街的高淳非遗展示馆,清脆悠扬的编钟演奏声引人驻足。据老街讲解员徐梦婷介绍,该馆于2013年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内设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等九大板块。依托展示馆,老街不定期开展研学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了解传统非遗文化。
近年来,高淳老街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全力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景区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木雕、制扇等传统技艺,定期举办高淳民俗巡游展演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同时,推出“小小新四军红色研学”“非遗进校园”“高淳老街青年 Yeah 校研学”等特色研学课程,重点扶持高淳布鞋、传统糕点等本地非遗老字号,打造特色“非遗美食街”;与周边水慢城、慢城、游子山等景区联动,推出“非遗+生态”主题线路,形成“游老街、品非遗、赏山水”的一站式体验。
高淳老街以非遗为纽带,在传承与创新中,让千年古街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下一步,我们将从深化体验、扩大影响两个方面持续推动非遗进景区项目。” 高淳老街旅游策划部陶兰芳表示,景区计划开发主题研学路线,针对年轻群体串联多个非遗项目,设计专属非遗体验主题课程,进一步深化年轻人对非遗的认同感,全力打造高淳老街非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