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高淳 > 高淳要闻
苏皖连线:探索与优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来源: 今日高淳 发布日期: 2025-09-22 08:37 浏览次数:加载中...... 字体:[ ]

近日,南京中院与高淳法院举办第51宁法半月谈沙龙,围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背景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的探索与优化展开深入研讨。

高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红头到会致辞。全市两级法院干警代表,高淳区政法单位代表,溧阳市法院、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法院、郎溪县法院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沙龙。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敏,高淳法院立案庭庭长商开平,溧阳市法院立案庭庭长王春伟分别结合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作主题分享。

刘敏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为题,从明确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综治中心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和源头预防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同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等多元解纷力量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的普遍共识。

商开平以《凝聚能量释放效能》为题,从聚焦前端协同,织密解纷过滤网;聚焦终端联动,做好纠纷实质解纷;聚焦末端治理,促推矛盾根源治等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高淳法院在多元解纷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成效。下一步,高淳法院将立足纠纷高效、矛盾快速、诉讼增幅的目标,共同构建预防在先、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多元解纷机制。

王春伟以《溧阳法院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路径探索》为题,介绍了溧阳法院在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中的实践经验,在市、镇级综治中心分别采用诉讼服务团队入驻轮驻+随叫随驻模式,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选派4名人民调解员到人民法庭驻地工作,同时依托龙城e诉中心(融合法庭),实现人民法院与基层解纷力量线上、线下双通道、双向对接。

交流环节中,南京中院立案庭副庭长郑彦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大财,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廷伟,高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琳,高淳区综治中心筹备组负责人、区委政法委办公室负责人谢明,高淳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兼淳溪司法所所长、区大调解中心负责人孙炳华围绕本期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郑彦鹏介绍了南京法院在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应当进一步从人员融合、数据融通、机制融优等方面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漏斗式解纷格局,从而实现良法善治的良好局面。

李大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法院在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并提出法院应当从类案纠纷中发现风险隐患,将被动响应转向主动破题作为推动纠纷源头治理的重点课题。同时通过个案裁判加强社会导向,促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刘廷伟表示,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与实质化运行,为类型化纠纷的高效化解提供了重要支撑。宣州区法院充分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常态化开展类型化纠纷的摸排与梳理,从优化案件流转机制、落实科学分派策略、强化多元化解路径三个关键环节协同发力,在物业合同等类型化纠纷化解中取得明显成效,切实推动了物业纠纷就地解决、实质化解。

马琳认为,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应当借助已有的解纷力量和资源,将相对成熟的解纷机制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通过资源、力量和机制的深度融合,做深做实纠纷分流、指导调解、智慧融建,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谢明从基础建设、人员配备、制度运行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淳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区委政法委作为牵头部门,充分发挥日常管理、统筹调度、指挥协调的作用,依托各方力量的支持,持续提升纠纷快速化解、矛盾风险分析研判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孙炳华结合具体数据和典型案例介绍了高淳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对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的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培训,提高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工作水平;二是进一步强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完善基层调解网络;三是积极吸纳更多年轻力量加入调解队伍,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

分享到
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