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高淳 > 图片新闻
万亩稻田铺金绘就秋收“丰”景
来源: 今日高淳 发布日期: 2025-10-17 08:53 浏览次数:加载中...... 字体:[ ]

秋风送爽,稻浪翻滚,全区12.7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广袤田野间处处洋溢着丰产丰收的喜悦。作为南京地区的种粮大区,我区正有序推进水稻收割工作,轰鸣的机械、饱满的稻谷与农户的笑脸,共同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秋收画卷。在这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与粮食产后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共同协奏出一曲高效的现代农业交响曲。

1014日,在位于东坝街道的江苏倩宝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水稻种植基地,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机器过后,一排排金黄的稻穗被精准吞入,瞬间完成脱粒,粉碎后的稻秆被均匀还田。我们是从1012日开始小规模收割的,从目前收割和烘干后的情况看,亩产基本都能达到600公斤以上。公司总经理胡新华站在田埂上,信心满满地介绍。

这份信心的来源,是优选的品种与强化的产后保障。今年我们主要种植的是南粳36’荃优607’系列,这些品种具有抗倒伏、耐高温、产量高、米质好的特性。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种植规模,公司今年将烘干中心日处理能力从250吨提升至500吨,旨在为周边农户的数万亩水稻提供强劲的产后保障

当天,在同样位于东坝街道的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试验田里,一场针对宁香粳9的测产验收正在进行。这片500亩稻田是农场同江苏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合作的产学研基地,采用了秸秆基质块育秧、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栽培等新技术。

通过基质块育秧项目,与传统方式对比,产量估计能高出10%以上。农场主陈福明算了一笔经济账,虽然基质块成本每亩增加了20元,但增产达到10%以上,效益非常可观。亲眼所见的成效让他下定决心,今年我们打算将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应用面积扩大到5000亩。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孙恩惠在现场表示:这里作为我们的示范点,今年实测产量十分可观。明年计划在周边地区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支持、鼓励家庭农场扩规模、提技术、增效能,打通田间地头与科研院所、粮食生产与订单农业产业合作渠道。目前,全区水稻陆续开镰,预计11月上旬完成秋收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提醒种植大户做好农机调度和协调,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分享到
高淳区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