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破解村民垃圾分类“懂概念、不会分”的难题,近日,高淳区固城街道集镇办联合固城村委会,创新宣传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微宣传活动,一方面开展微宣讲,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前往限马宕自然村垃圾分类收集点进行现场实操指导,让分类知识从“入耳”变“上手”,切实提升村民分类能力。
活动伊始,在固城村委会三楼会议室,村委会工作人员与宣讲员围绕“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通过演示文稿、案例讲解等形式,用通俗的方言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同时用农村常见的鸡鸭鹅等牲畜,与垃圾分类巧妙联系在一起,增加课堂趣味性。并通过简单便捷的口诀,让年纪大的村民也能熟记垃圾分类的知识。在课堂现场还发放了分类指南手册,帮助村民筑牢分类“理论基础”,通过收运及处理流程现场的图片展示,让村民更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
理论学习结束后,工作人员与宣讲员带领村民有序前往限马宕自然村垃圾分类收集点,开启“手把手”实操教学。在投放点,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整齐排列,指导员先是指着垃圾桶标识,再次强调各类垃圾的投放要求,随后针对村民带来的生活垃圾现场指导:“您这袋里有菜叶和塑料袋,菜叶要倒进绿色厨余垃圾桶,塑料袋得放进黑色其他垃圾桶。”遇到分类混淆的村民,指导员直接上手示范分拣,手把手教大家区分易混垃圾,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掌握正确分类方法。
“在村委会学了理论,到限马宕现场一实操,立马就会分了!以后扔垃圾再也不用犯愁了。”参与活动的村民孔大妈笑着说道。此次“村委会课堂+限马宕现场”的联动宣传模式,打破了“单向宣讲”的局限,让垃圾分类从“纸上知识”变成“日常技能”。
下一步,固城街道固城村将持续优化宣传方式,定期在村委会开展主题微宣传,并聚焦限马宕自然村垃圾分类收集点,常态化推进桶边指导服务,让更多村民养成精准分类的好习惯,为建设清洁宜居的乡村环境注入动力。
通讯员:仝久宏、孔水金、孔明、孔令谦